KU游体育生女儿坐月子婆婆不伺候还摆冷脸下令生二胎被儿媳啐一脸:呸
比如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走狗,又比如战争时期被强迫抓去提供性服务的慰安妇。他们本身都是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但是从身份变为汉奸走狗,变为慰安妇的一刻起。他们就不再具有作为人的尊严,也不再被人有尊严的对待着,汉奸成了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奴隶,慰安妇也成了专职提供性服务的工具。
也许很多人这样极端的例子只能在电视剧电影里,在大荧幕上看到。但是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现在边境地区一些偏远落后的小山村还存在着买卖女人作为传宗接代工具的交易,说近一点的例子还有重男轻女思想,把生女儿归为女人的一大罪过,这也是把女人视为传宗接代工具的一种行为。
现代社会上的女人本身就已处境艰难:婚前要面对着数不尽对自己心怀恶意的歹徒;结婚后要面对挑剔的婆婆,还要照顾丈夫;不进入职场会被人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人间疾苦的公主;但进入社会又会面临着职业性的性别歧视,以及部分上司下属故意的为难。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有人自得其乐,把传宗接代视为自己作为女人毕生的任务,甚至把这样的思想强加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当女人生活的任务已经完全变成了传宗接代,那女人和生儿育女的工具还有什么区别?
张文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家里唯一一个男孩子。KU游体育因为这样特殊的出身,张文从小就被家里人捧在手心里长大,几个姐姐要做的家务事他从来都不用做。家里人也习惯了这样的传统,跟着妈妈一起,在生活中对弟弟张文多有照顾。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张文逐渐养成了目中无人刁蛮跋扈的性格,他认为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都必须让着自己,准确的说,来自心中一种无理由的自信让张文觉得他们都应该不如自己。
就因为家里人把他宠得无法无天,所以从小到大张文就没有安分过,上树掏鸟、下河摸鱼、逃学打架,一件都没落。可就算是这样,家里人也还是咬咬牙把张文送上了大学,进了大学,遭受了来自社会上的毒打和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张文渐渐知道自己以前的行为是有多么的愚蠢和无知,跋扈的性格也收敛了许多。
一个人一旦有了思想觉悟,对生活中的事都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大学教育正在自学,为了不挂科,张文养成了在生活中事事动脑、处处用脑的习惯,回到家也不例外。
和以往回到家不一样,这一次张文回到家却觉得家里莫名的很陌生。妈妈对自己很客气,一回到家就让自己去休息、去玩手机。而几个姐姐却要忙前忙后的张罗他回家的事情,像厨房这些地方,更是直接都不允许张文进去。张文往往刚走到门口,就被妈妈或者姐姐连推带搡地推了出来。
张文不解,晚上吃饭的时候他问妈妈为什么自己不能做那些事儿。张文吗的回答很简单也很直接,“因为你是男人,是要做大事的,家里这些家务活就应该交给女人来料理。”
这不就是很典型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吗?虽然说这其中也有一点男女分工不同的意思。在张文看来,妈妈的话就是说女人的价值就在家务活中,虽然自己过去这10多年20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但此时此刻他却莫名的觉得有点心酸。
明明几位姐姐和自己一样,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却就这样被决定了一生还不自知。
孩子初入社会,要有父母作为底气才能有敢出去闯荡的勇气;初入婚姻,要有父母在身旁出谋划策,才能有底气去承担起一个家的责任。因为没有父母的支持,张文几个姐姐只能一辈子呆在家里,做一个女人该做的,年纪到了以后就听从家里安排结婚生子,度过此生。KU游体育因为没有父母的支持,张文第1个带回家的女朋友没多久就和自己提出了分手,理由是家里不同意。
毕业以后张文在国企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虽说经常加班,但工资待遇也不差。而且在上班的地方,他还遇见了自己这一辈子的爱人,也就是后来的妻子。
张文老婆和张文一样都是大学毕业生,刚进公司不久,两个小菜鸟相互帮助相互帮扶,在工作中不知不觉就产生了感情。好在这段感情两人都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不在全部仰仗家里,两人都有了话语权,KU游体育所以顽强地撑到了最后。
张文妈妈虽然觉得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工作不好,而且家里也需要有一个人照应,对这个儿媳并不是十分满意。但现在儿子出门在外,什么都不靠自己,她也没办法拿捏,只好同意了。
结婚那一天,张文妈妈在致辞环节一句话都没说,只笑嘻嘻的跟儿媳说了句悄悄话:早生儿子。张文也了解妈妈,所以从结婚以后就没有休息过,一直在努力耕耘,刚结婚两个月希文就有了孩子。
新闻怀孕以后,婆婆比她还紧张,只要一得空就往希文家里跑,天天围在希文身边跟孩子说话,但说的永远都是,一定要是个孙子,听得希文不耐其烦。张文妈妈对孙子有多迫切,知道希文生了个女儿的时候就有多失望,甚至直接放话儿媳生个女儿她不伺候,让他们赶紧加油生二胎。
从希文生了女儿那一天起,婆婆就再也没往希文家来过,直到希文出了月子可以下地走路,她才露面。
张文妈妈此行不是为了看孙女儿的,而是为了勉励儿子和儿媳在家把劲儿生儿子。只碍于儿媳在场,她不得不去看了孙女儿两眼,但嘴上还是叫孙女儿小丫头片子。西文本来听到婆婆这么叫自己女儿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在听到婆婆要求自己生二胎,而且一定要生儿子的时候,更是气得差点当场吐血。
婆婆的理由很充分,“家里三代单传,一定得生个儿子,不生儿子就是断了祖宗香火,是忘本。”
“婆婆您说这话我就有点听不下去了,什么叫忘本?什么叫断了祖宗香火?最开始有中国人,到现在那不都是一个个主系、支系、旁系亲属繁衍而来的吗?要真说祖宗香火,那咱们祖上都是一个人,哪有断了香火这样的说法?你如果一定要把没有生儿子,就归结为忘本的话。那我得纠正您一下,首先,生男生女并不由我决定,而是由您儿子决定。其次,作为一个女人,您把男人看得那么重要,把女人放在哪里,你把你自己放在什么地位?在我看来,您才是真正忘本的那个人,要是没有女人没有妈妈,您从哪里来?您儿子从哪里来?就何谈我们的现在呢?所以,瞧不起女人才是真正的忘本。”
“您如果一定要一个男孩子,那我没意见,这是您的自由,但是生不生二胎是我自己的权利,我爱生就生,不爱生您也别逼我,您没那资格。”
说完,希文直接抱着女儿回了卧室,不愿意跟这样的奇葩婆婆多说话,她怕女儿听多了长大以后也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这不值得。
其实,选择结或不结、生或不生,都应当是自由自愿的,这本身并无优劣高低之分,更不应该只是因为来自家人、朋友甚至社会的压力,被迫做出违背内心的选择。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站出来为此发声,为婚姻自由和生育自由代言,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性别平等普及教育。我们应该明白:
与职业、专业、求学一样,婚姻与生育都应是自由的,这不仅应是社会共识,更不能有人因此被道德绑架或无端指责,这更是法律中的明文规定,早已写入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之中,干涉这类自由,本身就涉嫌违法。
追求自由选择的权利,并使之上升为社会的共同认知,就是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社会层面的贯彻。因为,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我们期望,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为婚育自由代言,每个人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本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相比婚育的形式,很多人更注重婚姻的质量以及人生的追求。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选择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同观点的碰撞正慢慢成为常态。
其实,就如网友所说,人各有志,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更好,但成年人应该学会尊重,接受别人与自己有不一样的人生轨迹。